上海市工商局昨日發布《支持本市眾創空間發展的若干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在全國首創性地允許“眾創空間”、“創客空間”、“創業孵化器”等字樣使用在企業名稱中。
市委、市政府今年發布的《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》提出要做大做強眾創空間,完善創業孵化服務。然而因為太新,各類眾創空間登記注冊企業時,名稱卻不能叫“眾創空間”,這讓不少合作伙伴望而卻步。
市工商局局長陳學軍表示,此次上海創新了“眾創空間經營管理”這一范圍,從法律意義上給予了這些眾創空間合法的“身份證”。
工商局推“眾創11條”
在呂東遠剛剛拿到的營業執照上,“眾創空間創業咨詢有限公司”這一名字顯得特別“夠味兒”。“有了眾創空間這張‘身份證’,今后我可以更好地表述公司的經營內容,名正言順地參與到創客空間的投資、建設、運營和管理上了。”呂東遠說。
“以前很多企業實際上是在為創客提供服務,但又不能叫創客空間,只能以投資、咨詢、商務服務等經營范圍示人,面臨身份上的尷尬。而合作伙伴可能不太清楚它是做什么的,對企業開展業務造成了困難。”市工商局局長陳學軍說,此次上海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的框架下,創新了“眾創空間經營管理”這一范圍,從法律意義上給予了這些眾創空間合法的“身份證”,鼓勵社會力量、民間資本參與投資、建設和運營眾創空間、創客空間。
在昨天市工商局推出的11條《意見》中,明確支持各類眾創空間名稱中含有“眾創空間”、“創客空間”、“創業孵化器”等字樣,支持經營范圍表述為“眾創空間(創客空間、創業孵化器)經營管理”等,順應眾創空間的發展需求。通過工商的創新性認定,等于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行業。
黃浦試點股權眾籌
5月19日,本市首家股權眾籌企業——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螞蟻達客(上海)股權眾籌服務有限公司在黃浦區先行先試。這意味著,1元錢也能通過眾籌投資企業。
早在“螞蟻達客”注冊成立儀式上,上海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螞蟻達客”定位服務交易,包括股權眾籌服務及相關咨詢、廣告配套等服務,但不得從事直接交易活動。
《意見》指出,正在探索開展股權眾籌融資注冊登記的試點工作,增強眾籌對大眾創業創新的服務能力。也就是說,股權眾籌公司可以面向普通投資者進行融資,投資者通過出資入股公司成為股東,并且可以獲得未來收益。
陳學軍表示,“股權眾籌是一個新的籌資方式,是眾多企業以契約的方式共同鎖定股權比例。黃浦區今年已率先做了試點,接下去我們會繼續推進這個模式,解決企業融資難、融資成本高的問題。”
“這是一個新生事物,我們正在和金融辦進行相關政策研究。股權眾籌涉及投融資平臺,會有一定風險,沒有規范的把控,會引發出非法融資機構,因此我們非常慎重,按照法無禁止的規定,我們允許企業進行探索,但目前我們暫時把它定義為投融資交易服務平臺。”市工商局注冊處處長俞培剛說。
最快1天即可拿到執照
值得一提的是,從上海市委、市政府發布《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》,到工商部門支持眾創空間11條意見的細化政策跟進,只用了20多天。
據陳學軍介紹,他們去年就已開始部署相關落地政策,本著“開放就是搞活、放開就是支持”的理念,極大方便創業者。比如,以往企業注冊需要實繳,注冊資本10萬元,就得上繳10萬元才能通過審批。現在只需“認繳”,公司先開,在約定日期內繳齊即可。
而為了給創業者進一步降門檻,市工商局還進一步放開了經營場所登記限制,鼓勵盤活和利用閑置的商業用房、工業廠房、企業庫房、物流設施房等資源,改造和建設各類眾創空間。《意見》同時明確,眾創空間也可以“集中登記”。“只要滿足不擾民、不影響周邊環境等前置條件,眾創空間里無論有一家、兩家,甚至100家企業,都可以使用同一個地址來注冊。”陳學軍說,這將大大降低創業初期的房租成本。
同時,對創業創新主體登記申請提供“直通車”服務,安排專人負責、快速辦結。在眾創空間試點開展電子營業執照試點,努力實現以電子營業執照為支撐的網上申請、網上受理、網上審核、網上發照和網上公示。最快一天之內即可拿到電子營業執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