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當了老板
2019年年底,家住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的張力(化名),偶然間知曉了一份及其容易的“工作”,只要他到外地注冊一家公司就可獲得數額不等的報酬,而且注冊的公司并不會給自己帶來影響,如此簡單又報酬豐厚的“工作”,生活不算富裕的張力心動了。
雙方敲定好了時間,張力便跟隨“中介”從邢臺來到了濟南歷城區。到了濟南,張力享受到了極好的待遇,不僅吃飯不用自己掏錢,就連住賓館也不需要操心,漸漸地,張力覺得這份“工作”,自己來對了。
自古“拿人錢財,替人消災”,既然對方好吃好喝的款待,張力自然而然的要把事情辦好。休整一天后,張力就將自己的身份證件等交于“中介”,沒一會兒的功夫,張力就成為一家傳媒公司的法人。在張力返回老家的途中,30多年里他第一次有了當老板的感覺。
注冊了公司賣給他人獲利
公司注冊完畢,剩下的就是辦理稅務及公司對公賬戶的事宜,一段時間后張力跟隨“中介”又來到濟南,辦理了公司稅務等方面的業務。幾天后,“中介”又聯系張力,要求他再辦理對公賬戶業務,向往常一樣,張力又跟隨“中介”來到濟南。
其間,張力越來越覺得這份“工作”有些匪夷所思,每次來到濟南對方對他都是細心招待,不僅如此,辦理完注冊公司的所有業務后,他還能獲得報酬,這種好事令他起了疑心。之后,張力詢問了“中介”注冊公司的用途,對方也毫不避諱,就是花錢購買張力注冊好的公司及對公賬戶等。面對金錢的誘惑,張力咬了咬牙,按照要求辦理了公司所有業務。事后,張力果真從“中介”那里得到了1000元的報酬。手里握著10張百元大鈔,欣喜若狂的他返回到河北邢臺,然而此刻張力并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被“人”盯上了。
戴上手銬追悔莫及
疫情期間,四川綿陽警方接到報警,有市民遭遇詐騙,之后經過詳細的偵查及分析研判,河北一詐騙團伙落入法網。與此同時,濟南市公安局歷城公安分局華山派出所也在工作中發現,在歷城區有教育、傳媒等7家公司存在疑點。華山派出所副所長方望表示,通過初步調查,該7家公司無實際辦公地點,而且營業半年多,7家公司均無實際業務。之后經進一步調查,7家公司的法人不僅在歷城區存在“空殼公司”,在槐蔭區、市中區同樣有相同類型的公司,總共加起來達到20家公司。“我們經分析研判,這20家公司均由一河北詐騙團伙在背后操控”。
方望告訴記者,公司背后情況明朗,5月9日,辦案民警立即趕赴河北,并分別在邢臺市、南宮市、石家莊市、巨鹿縣以及平鄉縣抓獲5名嫌疑人。經審訊,5名犯罪嫌疑人均是通過“中介”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注冊了公司,之后在明知詐騙團伙操縱公司實施詐騙的前提下,將公司對公賬戶等賣于詐騙團伙,而且從中獲得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的報酬。當亮閃閃的手銬戴在張力的雙手手腕上時,陣陣悔意油然而生,“真不改了為了點蠅頭小利做違法的事,不過現在已經為時已晚”。目前,張力、李某、趙某等5人已被歷城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。
警方提醒: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工作
歷城公安法制大隊民警郭瑞表示,5名犯罪嫌疑人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向工商部門申請了營業執照,向稅務部門申請了稅務登記證,之后將證件販賣給他人并從中獲利,該5人的行為觸犯了販賣國家機關公文罪。在此,歷城公安法制大隊提醒廣大市民,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工作,想不勞而獲從事違法活動,勢必遭到法律的嚴懲,不要以身試法,讓自己的人生蒙上污點。